肠系膜脂肪炎

肠系膜脂肪炎
肠系膜脂肪炎是一种少见的肠系膜病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Dgde...

别名:肠系膜脂肪肥厚症,肠系膜脂性肉芽肿,孤立性肠系膜脂营养不良症,特发性收缩性肠系膜炎,退缩性肠系膜炎,原发性肠系膜脂硬化症

就诊科室:内科 消化内科 

医生指导:肠系膜脂肪炎常见问题 >>

介绍

肠系膜脂肪炎是一种少见的肠系膜病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Dgder于1960年阐述了本病的病理过程,指出该病是由非特异性炎症所引起的肠系膜广泛增厚,继而纤维化,故又称肠系膜脂肪肥厚症、肠系膜脂性肉芽肿、原发性肠系膜脂硬化症、孤立性肠系膜脂营养不良症、退缩性肠系膜炎、Weber-Christian病、特发性收缩性肠系膜炎等。本病大多数临床经过良好,有自限性倾向。

最新文章

肠系膜脂肪炎是什么?

肠系膜脂肪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肠系膜脂肪炎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肠系膜脂肪炎应该如何预防?

肠系膜脂肪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肠系膜脂肪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肠系膜脂肪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肠系膜脂肪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更多文章>>

症状

1.一般表现

本病以慢性消耗性疾病为主要临床表现,可见低热、消瘦、乏力、纳差、体重减轻,持续数年。

2.腹部表现

腹痛早期较轻,以右下腹为主,性质为隐痛,反复发作,可忍受,不转移,不放射他处。有时可触及包块,伴有腹胀、恶心、呕吐。后期出现肠梗阻时,腹痛剧烈,性质为绞痛。当肠系膜血管绞窄时,可出现肠段坏死、化脓性腹膜炎,腹痛呈持续性,有腹膜刺激征表现。


病因

本病的病因不明,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肠系膜脂肪组织创伤、亚急性感染、缺血、药物或过敏等不良因素有关。导致脂肪组织过度生长、变性、脂肪坏死及黄色肉芽肿性炎症,正常的脂类物质从变性的脂肪细胞中释放出来,肉芽组织浸润,形成纤维化。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见外周血白细胞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2.其他辅助检查

(1)X线检查①钡餐造影消化道钡餐造影有时可见小肠移位或受压,但肠黏膜正常,钡灌肠虽可出现升结肠或降结肠钡剂通过受阻,但结肠黏膜无破坏,可除外结肠恶性肿瘤。②CT扫描可见低密度、非均质性块物,表现为脂肪密度区散布于水密度区或软组织密度之中。

(2)腹部B超右下腹有包块影,密度较大而无包膜,有时可发现少量腹腔积液。

(3)纤维结肠镜结肠有占位性病变及外压征象,结肠黏膜无溃疡。


鉴别

在消化道造影中,本病应注意与消化道癌肿、缺血性肠炎、克隆病、溃疡性结肠炎等鉴别。这些病变在消化道造影中均有相应比较特征性的表现,一般不难与本病鉴别。比较难以区别的是肠系膜病变,如脂肪瘤脂肪肉瘤恶性淋巴瘤、转移瘤、腹膜间皮瘤胰腺炎性肠系膜改变、脓肿等。上述肿瘤性病变在CT中均有各自的特征,只要注意观察肿瘤的大小、数目、性状、内部结构及密度、有无邻近组织浸润及浸润程度、有无转移灶及腹水等,多数可以与本病作出鉴别,必要时可借助血管造影。胰腺炎性改变和脓肿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及抗炎治疗奏效等容易鉴别之。

并发症

病变后期可发生肠梗阻

治疗

本病有自限性的趋势,临床资料显示,约3/4的病人经数月至数年的支持治疗后,症状可逐渐缓解。故一般情况下可先行综合治疗。无明确指征切忌盲目剖腹探查。

1.全身支持治疗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及体质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2.药物治疗文献报道,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及三苯氧胺综合治疗后,症状可得到控制。

3.放射治疗个别病人也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4.手术治疗剖腹探查的目的,在于明确诊断(经术中冰冻病理切片),切除病灶、解除肿块对肠系膜血管及肠腔的压迫。手术方式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可进行粘连松解、病灶切除、肠管切除等手术。

预防

避免腹部外伤和各种腹部手术可以减少本病的发生。

相关疾病

胰腺炎 溃疡性结肠炎 腹痛 便秘 脂膜炎 动静脉瘘 肠梗阻 腹膜炎 脂肪瘤 性病 疼痛 腹膜间皮瘤 腹水 腹胀 恶性淋巴瘤 水肿 脓肿 脂肪肉瘤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