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障碍

应激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旧称反应性精神障碍或心因性精神障碍,是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

就诊科室:精神心理科 心理咨询科 

医生指导:应激障碍常见问题 >>

介绍

应激相关障碍旧称反应性精神障碍或心因性精神障碍,是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

最新文章

应激障碍有什么症状 应激障碍的这...

急性应激障碍的应该怎么进行护理呢

紧张症的五大缓解方法 紧张症的概念

应激性精神障碍可以治疗好吗

如何治好创伤应激障碍 四个方法治...

急性应激反应障碍吃什么药比较好

应激障碍应该吃什么药

情绪应激障碍症和抑郁症有什么区别

应激性情感障碍是焦虑症吗 应激性...

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抑郁症有什么区别

更多文章>>

症状

临床表现的初期为“茫然”阶段,以茫然、注意狭窄、意识清晰度下降、定向困难、不能理会外界的刺激为特点;随后,患者可以出现变化多端、形式丰富的症状,包括对周围环境的茫然、激越、愤怒、恐惧性焦虑、抑郁、绝望以及自主神经系统亢奋症状,如心动过速、震颤、出汗、面色潮红等。有时,患者不能回忆应激性事件。这些症状往往在24-48小时后开始减轻,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

病因

1.应激源。常见的应激源有以下几项:A、严重的生活事件,如惨重的交通事故;亲人的突然死亡;遭受歹徒袭击;被强奸或重大的财产损失。B、重大的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和火灾等的对生命安全的威胁。C、战争场面,如敌对双方短兵相接的白刃战。

2.个体易感性:上述应激源的存在无疑是发病的关键所在,但事实上,遭受应激的大多数人并不出现精神障碍。这表明个体的易感性在发病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易感性包括:病前个性、躯体状况、年龄等。

检查

(DSM-Ⅳ)对急性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APA,2000)
1.患者曾暴露于某一(精神)创伤性事件,存在一下2项:
a患者亲自体验、目睹或遭遇某一或数件涉及真正的或几乎导致死亡或严重的损伤,或者涉及自己或他人躯体完整性遭到威胁的事件。
b患者有强烈的害怕、失助或恐惧反应。
2.在体验这种令人痛苦事件之时或之后,表现出至少3项以上的下列分离性症状:
a麻木、分离或没有情感反应的感觉;
b对周围环境的意识能力下降(茫然的状态);
c对事物的不真实感(现实解体);
d身体与思想失去联系感(人格解体);
e不能回忆创伤的重要方面(分离性遗忘)。
3.以反复的意象、观念、梦、错觉、闪回发作或这种体验的生动再现感,持续地重新体验到这种创伤事件;或者暴露于创伤事件的提醒物时感到痛苦。
4.明显回避能引起创伤回忆的刺激(例如观念、感受、话题、地点、人物)。
5.明显的焦虑或警觉性增高症状(例如难以入睡、易惊惹、注意力不集中、过分警觉、过分的惊吓反应、坐立不安)。
6.此障碍产生了临床上明显的痛苦烦恼,或在社交、工作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受损、或者影响了患者继续其必要的事业(例如花了不少时间去告诉家人这些创伤体验以获得帮助)。
7.此障碍并非由于某种物质(如某种滥用物质或治疗药品)或由于一般躯体情况所致的直接生理性效应,也不能归于短暂性的精神病性障碍,而且也不只是已有的轴Ⅰ或轴Ⅱ障碍的恶化加重。

鉴别


(1)抑郁症:此症有兴趣下降、与他人疏远隔离、感到前途渺茫等表现,也有悲伤的体验,“触景生情”的类似回忆,情绪变化等表现,但两者还是有不同之处。但单纯的抑郁障碍不存在与创伤性事件相关联的闯入性回忆与梦境,也没有针对特定主题或场景的回避。抑郁症的抑郁心境涉及面广,包括平时的兴趣、日常喜好、个人前途等方面。消极、自卑或自杀企图也常见。

(2)焦虑性神经症:在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有持续性警觉增高和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时,应同慢性焦虑相鉴别。焦虑症往往对自身健康过分忧虑,躯体主诉较多,甚至有疑病倾向,而无明显精神创伤发病因素。

(3)强迫症:可表现反复出现的强迫性思维,但往往表现出不适当性且病前无异乎寻常的生活事件,因此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不同。

(4)重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以及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都可出现幻觉、错觉,但这些疾病患病前并无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体验,且伴随症状各不相同,故不难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偶发的幻觉、错觉相鉴别。

并发症

本病属于应激反应,故在此时体内的一些代偿性的内分泌激素会迅速增加,以缓解应激时出现的消化道出血。由于应激状态下,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减弱,血液重新分布到脑以及心脏等重要器官,故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合并消化性溃疡出血,严重病例甚至可有大出血。应引起临床注意。

治疗

急性应激障碍的处理即心理危机干预。治疗干预的基本原则是及时、就近、简洁。治疗干预的基本方法是心理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由于本病由强烈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引起,心理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是让患者尽快摆脱创伤环境、避免进一步的刺激。在能与患者接触的情况下,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与患者促膝交谈,对患者进行解释性心理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可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要帮助患者建立起自我的心理应激应对方式,发挥个人的缓冲作用,避免过大的伤害。
在与患者进行心理会谈时,不要避免和患者讨论应激性事件,而要因人而异,与患者会谈交流事件的经过,包括患者的所见所闻和所作所为。这样的讨论将有助于减少有些患者可能存在的对自身感受的消极评价。
要告诉患者,人们在遭受天灾人祸之后,亲历了伤痛,失去了亲人朋友,或者目睹了他人的伤亡之后,在身体和心理上都会有一系列的反应。这些反应包括恐慌,忧虑,情绪低落,失眠,频繁做恶梦。有的人会烦躁易怒。
他们也会心神恍惚,难以集中注意力。但是,这些反应都是人类正常的应激机能。很多人的症状都会有所缓解。虽然很多症状将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不会严重到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地步。要对患者强调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面临紧急意外时,不大可能做得更令人满意。
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的,但在急性期也是采取的措施之一。适当的药物可以较快地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恐惧、失眠等症状,便于心理治疗的开展和奏效。
灾难发生后24-48小时之间是理想的干预时间,在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不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综上所述,以上内容讲述的是急性应激障碍的治疗方法,可以让人们更好的治疗急性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的患者还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平时保持平和的心态。

预防

本病因严重的生活事件,如惨重的交通事故;亲人的突然死亡;遭受歹徒袭击;被强奸或重大的财产损失。重大的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和火灾等的对生命安全的威胁。战争场面,如敌对双方短兵相接的白刃战。等因素造成,故遇到上述情况时应积极给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可避免应激障碍的发生。

相关疾病

头痛 抑郁症 失眠 焦虑症 胃溃疡 性病 梦魇 睡眠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神经症 急性应激反应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