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耳聋怎么治呢?
发布时间:2018-02-04 18:40:46
分享神经性聋,也称为感音神经性聋,是耳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与特效药物,因此在治疗方面还有一定难度,能否治疗得好,或效果将达到何种程度,往往难以预测。
一、如何预防神经性耳聋
对于神经性耳聋,积极的预防远比治疗更能收到成效。
1、对夫妻双方的基因检测可以预测其生育的子女患遗传性聋的机率有多高。怀孕后的前二个月内进行基因检测,即可明确胎儿是否有遗传性耳聋;对婴幼儿进行听力测试,可加强耳聋预警。
2、中老年人注意掌握听力保健知识,以预防老年性聋。
3、特殊工种与岗位人群,注意加强听力保护与定期听力监测,以预防职业性耳聋;降低环境噪音,避免或减少噪音接触(包括反复长时间接听电话),以预防噪音性聋。
4、尽可能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并加强此类药物治疗中的听力监测,以预防药物性聋。
二、神经性聋的西医治疗
一般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但缺乏特效性治疗方法与药物,病程较长者,取效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主要治疗方法有:
1、药物治疗:早期而合理应用药物是取得较好疗效的关键。药物治疗的主要思路,一是对因治疗,即根据神经性耳聋的不同病因,采取具有明确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对某些遗传性聋可采用基因疗法;对自身免疫性聋可采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治疗;对感染性聋可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与抗病毒或抗细菌药物治疗;对某些微量元素缺乏所致神经性聋可补充微量元素;二是不同种类辅助性药物治疗酌情使用,此类常用的药物种类有:血管扩张药、降低血液粘滞度和血栓溶解药、神经营养药与能量制剂,以及某些植物提取物(如银杏叶提取物的多种制剂)、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及改善神经功能的某些中药制剂(中成药制剂,以及中药注射剂)。
2、高压氧治疗:主要是早期应用可能有一定效果。
3、手术治疗:主要目的是改善内耳微循环。但目前国内对此类手术尚处于摸索中。
4、选配助听器:可用于中度以上耳聋患者。
5、植入电子耳蜗:可用于极重度聋(全聋)患者,价格较昂贵。
6、听觉语言训练:主要适合于儿童先天性耳聋者,以免既聋又哑的发生。
三、神经性聋的中医治疗
中医药对本病也无特效疗法或药物,但中医治疗具有一定特长,对改善耳聋患者所伴随的其他症状往往有明显效果,对于部分患者也能收到一定程度改善听力的效果,并积累了大量的有效个案经验。主要方法为辨证论治、针灸疗法。
中医辨证论治的主要证型有:
1.肝火犯耳证:耳聋,耳鸣声宏而粗,伴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治法:清肝泄火,开郁通窍。方药: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加减。常用药物:龙胆草、栀子、黄芩、木通、当归、柴胡、生地黄、甘草、磁石、石菖蒲、郁金。
2.痰火闭耳证:耳鸣耳聋,音感模糊,鸣声宏而粗,伴头昏头重,胸腹痞满,大便不爽,小便黄。舌质红胖,苔或黄腻,脉滑数或弦滑。治法:清热化痰,开郁通窍。方药:温胆汤汤(《六因条辨》)加减。常用药物:法夏、陈皮、茯苓、甘草、黄芩、竹茹、枳实、郁金、石菖蒲、路路通。
3.阴虚耳窍失聪证:耳鸣耳聋,鸣声尖细,入夜尤甚,听力渐减,房劳则重。伴头晕脑鸣,眼花,腰膝酸软。舌质偏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无力。治法:滋补肝肾,养精聪耳。方药:耳聋左慈丸(《重订广温热论》)加减。常用药物: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磁石、石菖蒲、五味子、桑椹、女贞子、知母。
4.阳虚耳窍失聪证:耳鸣耳聋,鸣声细弱,入夜明显,并见腰膝酸软,面色淡白,畏冷肢凉,小便清长或余沥,夜尿多,舌淡嫩,脉沉迟弱。治法:温阳补肾,通窍聪耳。方药:补骨脂丸(《仁斋直指》)加减。常用药物:熟地黄、当归、川芎、巴戟天、菟丝子、淫羊藿、沙蒺藜、胡芦巴、杜仲、石菖蒲、补骨脂、神曲。
5.气虚耳窍失聪证:耳鸣耳聋,伴卷怠乏力,少气懒言,面色不华,食欲不振,舌质淡,脉细缓无力。治法:补中益气,升阳聪耳。方药: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常用药物:黄芪、炙甘草、党参、陈皮、柴胡、葛根、当归、白术、黄精、丹参、神曲。
6.血虚耳窍失聪证:耳鸣耳聋,时有头部或耳内空虚发凉感,劳后加重。并见面色萎黄不华,倦怠少力,失眠多梦,心悸不宁。舌淡,脉细或弦细。治法:补益心脾,养血聪耳。方药:归脾汤(《校注妇人良方》)加减。常用药物: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当归、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灸甘草、黄精、丹参、石菖蒲。
7.血瘀耳窍失聪证:久病耳鸣耳聋,舌质暗或有瘀点,脉弦细或涩。治法:活血化瘀,通窍复聪。方药: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加减。常用药物: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参、归尾、柴胡、熟地黄、葛根、香附。
总之,对于本病宜尽早治疗,一般宜采用多种方法配合使用,并坚持一定时间的治疗,才有可能取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