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炎的病因病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4-03-02 00:00:01

分享

我们这里所说的迷路炎就是医学上的内耳炎,也就是患者内耳内部发生炎症的疾病。这在临床实践上是一种很常见的病症。对于此类疾病我们要注意及时性,要及时的发现此病,因为一旦发现不及时就会很容易造成患者的耳聋。

内耳炎 - 病因病理

(一)局限性内耳炎。多因胆脂瘤或慢性骨炎破坏迷路骨壁,形成瘘管,使中耳与迷路骨内膜或外淋巴腔相通。

多表现阵发性眩晕,偶伴有恶心、呕吐。眩晕多在头或体位变动、压迫耳屏或耳内操作(如挖耳、洗耳等)时发作。发作时患侧迷路处于刺激兴奋状态,眼震方向多向患侧。听力有不同程度减退,多为传导性聋,如病变位于鼓岬处可呈混合性聋。瘘管试验诱发出眩晕和眼球偏斜,为瘘管试验阳性。若瘘管为病理组织堵塞可为阴性。前庭功能一般正常。

一、局限性内耳炎:

1.发作期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如抗生素加适量地塞米松,静脉滴注。适当的镇静剂,注意休息等。

2.在足量抗生素(诺氟沙星,头孢唑啉钠)控制下行乳突手术.术中应在手术显微镜下仔细检查外半规管隆凸,及鼓室内侧壁,以发现瘘管。清除病变时。不宜扰动瘘管内的纤维结缔组织,以免感染扩散,引起弥漫性内耳炎。病变清除后可用颞筋膜覆盖瘘口。瘘口较大时,可选用适当大小的健康碎骨片嵌顿于瘘口,上覆颞筋膜。

二、浆液性内耳炎:

1.并发于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者,应在足量抗生素控制下行乳突手术。迷路无须 开放。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所致之浆液性内耳炎,应以全身抗感染治疗为丰,必要时行单纯乳突切开水。

2.对症治疗,如安定、镇静。呕吐频繁时应适当输液,并用适量类固醇激素类药均,如地塞米松等。化脓性内耳炎,化脓菌侵入内耳,引起迷路弥漫性化脓病变,称化脓性内耳炎。本病内耳终器被破坏,功能全部丧失。感染可继续向颅内扩散, 引起颅内并发症。

三、化脓性内耳炎:

1.大量抗生素控制下立即行乳突手术。

2 .疑有颅内并发症时,应急行乳突手术,并切开迷路,以利引流。

3.补液,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

我们通过上述文字对迷路炎这种病症的详细客观的介绍,可以了解到此病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是非常多样的,我们在预防和治疗此病时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但是我们同时也能够认识到此病对人体的危害性,由于此病的症状种类不同,防治办法也是有差异的,这一点我们在采取措施时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