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睡症

嗜睡症
嗜睡症是指白天睡眠过多,这种睡眠过多并非由于睡眠不足,或者酒精、药物、躯体疾...

就诊科室:精神心理科 精神科 

医生指导:嗜睡症常见问题 >>

介绍

嗜睡症是指白天睡眠过多,这种睡眠过多并非由于睡眠不足,或者酒精、药物、躯体疾病所致,也不是某种精神障碍(如抑郁症)所致。目前病因不清,但常与心理因素有关。

最新文章

嗜睡症怎么治疗最好?

青少年嗜睡症怎么治疗呢

嗜睡症怎么治更合理

嗜睡症的相关知识介绍概述

嗜睡症测试 了解嗜睡症的症状表现

小儿嗜睡症状表现都有哪些

嗜睡症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嗜睡症怎么防止

中医如何治疗嗜睡症

中医理论如何看待嗜睡症

更多文章>>

症状

患者不分场合表现为经常困乏思睡,出现不同程度、不可抗拒的入睡。过多的睡眠引起显著痛苦或职业、社交等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下降。也会有认知功能方面的改变,表现为近事记忆减退,思维能力下降,学习新事物能力下降。


病因

嗜睡原因一、夜间睡眠差

夜间睡眠差,或睡眠时间过短,或有睡眠呼吸暂停,即睡觉时打呼噜,并有呼吸间歇现象,影响了睡眠质量;时间长了使生物钟紊乱。疲乏、嗜睡,伴有头晕、头脑不清,可能是早期神经衰弱的一种表现。

嗜睡原因二、营养不足,能量摄入降低

营养不足容易导致困乏爱睡。补充蛋白质,会使嗜睡好转。另外还有一种是发作性睡病,发作性睡病多在青春期以后起病,主要症就是白天嗜睡,表现为不分时间、地点犯困,如与客人谈话、或在工作中,都会有睡眠发作,发作性睡病一般不会引起其他器质性病变。

嗜睡原因三、其他原因

1、老年嗜睡症并不少见,引发老年嗜睡症的因素较多,环境因素、身体因素、药物因素、脑部因素等等都是常见原因。

2、青少年或中青年肥胖、体重超重也会引起白天过度困倦;

3.抑郁症,可能是白天过度困倦的主要诱因,抑郁症患者,白天感到过于困倦的几率是正常水平的3倍。

4.糖尿病,白天过度困倦与糖尿病关系密切。糖尿病出现日间嗜睡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近2倍。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患者由于基础代谢低,常有嗜睡的表现。

5.最新统计,世卫组织:12国儿童接种甲流疫苗后患上嗜睡症。当地儿童在接受了甲型流感疫苗注射后患上嗜睡症,患者突然昏睡的概率比未接受注射者高出9倍



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及甲状腺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缺一不可,可以帮助判断引起嗜睡的原因。

二、影像学检查

脑部CT或脑部核磁扫描帮助诊断区分嗜睡症的类别。

三、特殊检查

另外还需要多项睡眠生理脑波仪及多次入睡潜伏时间测试等检查才能确诊。


鉴别

1、发作性睡病。该病通常伴有一种或多种附加症状,如猝倒、睡眠麻痹及入睡前幻觉;睡眠发作是无法抗拒的;夜间睡眠是片段的、缩短的。与之相反,嗜睡症在白天发作次数较少,但持续时间较长;病人常能阻止其发生;夜间睡眠通常是延长的。

2、睡眠窒息症。即与睡眠呼吸暂停相关的嗜睡症,这类病人除了日间睡眠过多的症状外,还有夜间呼吸暂停,典型的间歇性鼾音、肥胖、高血压、认知缺损、夜间多汗及多动、晨起头疼与共济运动不良的病史。可借助睡眠实验室的记录确定呼吸暂停的发作时间及持续时间。以上不难与嗜睡症鉴别。

3、器质性疾病伴嗜睡、脑炎脑膜炎脑震荡及其他精神疾病、代谢障碍、中毒、内分泌异常、放射后综合征等都可引起嗜睡症。通过病史、体检、临床观察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为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嗜睡,则木考虑(非器质性)嗜睡症诊断。

并发症

变得焦急而易怒,甚至自我封闭。


治疗

1.一般治疗

主要从生活规律方面进行调节。

(1)严格作息时间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解释,白天有意识地让患者小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克服嗜睡,首先生活节奏要把握好,不要三天两头一时冲动要学习就熬通宵,睡觉时间时早时晚,应养成比较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实践证明,对冬日里养成的生活习惯作适当调整,使机体逐渐适应气温上升的气候,是解除嗜睡的关键一环。例如,冬天为保暖,通常会关门闭户,到了春天就要经常开门窗,使室内空气流畅。起居方面也要注意保证一定的睡眠时间。足够的睡眠有助消除疲劳。

(2)多运动要多参加体育活动,每天不少于一小时,使自己的心身得到兴奋。进行一些适量的健身锻炼项目,可有效地改善生理机能,使身体呼吸代谢功能增大,加速体内循环,提高大脑的供氧量,嗜睡就会缓解。比如清晨信步漫行、做操、跑步、打太极拳对于振奋精神十分有益。

(3)心理调节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每天给自己制定好生活学习计划,认真努力完成等。对于因自尊、感情支持相关而产生的问题进行心理咨询是很重要的,尤其对那些嗜睡的人来说,因为他们不能完全发挥自己的潜能,可能被家人和同龄人认为懒惰、不愿意活动。这种情况多采用心理治疗,去除与发病有关的不良心理因素,避免精神刺激,帮助患者建立正常的生活规律。

2.药物治疗

主要目标是控制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可采用小剂量精神振奋药如哌甲酯、苯丙胺等治疗。但必须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不同个体不同症状使用不同药物。


预防

1、午饭后有条件的小睡半个小时,睡醒后用清水擦把脸,效果最好。

2、闭目养神。午后上班时容易出现困意无法消除的状况,这时可以端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做深呼吸,然后用双手按摩太阳穴或做做眼保健操,都能兴奋神经。

3、喝饮料,像可乐类的饮料本身就有提神的作用,喝一点可以赶走“瞌睡虫”。

4、药物刺激,在太阳穴上抹些清凉油、风油精之类的刺激性药物效果也不错。

5、凉毛巾敷面,先用凉水洗脸,然后把凉毛巾敷在额上或脖颈后。

6、伸展运动,有时有困意是因为身体过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而缺氧造成的,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站起来,伸展四肢,下蹲10次驱赶睡意。


相关疾病

高血压 脑炎 脑膜炎 发作性睡病 中毒 脑震荡 心理咨询 性病 瘫痪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