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皮脂腺囊肿(cystofsebaceousglands)又称粉瘤或脂瘤。是一种皮脂分泌物储留郁积性疾病。青年人多见。以病损部的黑头粉刺和囊肿感染为主要表现,偶见发生癌变。治疗以抗感染和手术切除为主。
最新文章
症状
1、1个或多个柔软或较坚实的圆球体,大小不等,小者如豆粒,大者直径可达7~8cm。表面常与皮肤有粘连,基底可推动(图1)。表面皮肤上有时可查到一个开口小孔,挤压时有少许白色粉状物被挤出。囊肿可存在多年而没有自觉症状。
2、病变可单发,偶或多发。数目特别多者称多发性皮脂腺囊肿或称皮脂腺囊肿病。
病因
发病原因为皮脂腺导管阻塞导致皮脂腺排泄障碍淤积而成。多为灰尘堵塞及细菌感染所致。
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超声检查等。
鉴别
1.皮样囊肿:位于皮下,不与皮肤粘连而与基底部组织粘连甚紧。常长在身体中线附近,好发于眼眶周围、鼻根、枕部及口底等处。
2.表皮样囊肿:是一种真皮内含有角质的囊肿。多因外伤(尤其刺伤)将表皮植入真皮而成,肿物表面常有角质增生,好发于手及足踝等易受外伤和压迫的部位。
3.脂肪瘤呈扁平分叶状,位于皮下,用手指沿肿物两侧相向推挤局部皮肤,可出现橘皮样征。
并发症
皮脂腺囊肿往往并发感染,造成囊肿破裂而暂时消退,但会形成瘢痕,并且易于复发。
治疗
一般常不需治疗。在继发感染或病损时应寻求治疗。
1.继发感染出境可应用抗菌药物;有脓肿形成者,尚应做切开引流。
2.病损可予手术切除。
(1)手术时应在与囊肿粘连的皮肤部位及其导管开口处作一梭形切口,连同囊肿一并摘除,方向应顺皮纹方向顺行。如已并发感染,在四周组织发生粘连时,手术时应彻底完整地摘除囊肿。囊壁较薄,极易破碎,最好应完整地摘出,否则残留囊壁组织,易招致囊肿复发。
(2)内镜手术进行皮下囊肿的摘除,可避免出现手术切口瘢痕,是近年来科技发展的一项新手术方法。
预防
1.不熬夜。
2.不喝酒。
3.不吃辛辣食物。
4.经常清洁容易分泌油脂的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