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转移瘤

脊柱转移瘤
脊柱转移瘤在临床上最常见,其疼痛剧烈,常对于一般药物治疗反应不佳,而且局部的...

就诊科室:骨科 骨外科 

医生指导:脊柱转移瘤常见问题 >>

介绍

脊柱转移瘤在临床上最常见,其疼痛剧烈,常对于一般药物治疗反应不佳,而且局部的神经毁损治疗又容易损伤脊髓或脊神经,脊柱转移瘤的并发症不同于其它部位的骨转移瘤,它可引起脊柱不稳,脊髓受压,导致完全截瘫,严重地威胁患者的生命和生存质量。

最新文章

脊柱转移瘤的治疗

脊柱转移瘤的症状

脊柱转移瘤的预防

脊柱转移瘤的检查

脊柱转移瘤的病因

脊柱转移瘤是什么?

更多文章>>

症状

1.疼痛:疼痛是有症状的脊柱转移癌患者中最常见的主诉,83-95%的患者均可发生,较其它神经症状早发数周或数月。它最早出现的症状是病变平面的胸背或腰背痛,一般较轻微,呈间歇性,常不引起注意,给予对症治疗,逐渐变为持续性剧痛。10%的癌症患者首发症状即为脊柱转移癌相关性疼痛。脊柱转移癌患者有三种典型的疼痛类型,包括局部疼痛、机械性疼痛和神经根性疼痛。患者经受的疼痛可能是其中一种类型,也可能是多种类型的联合影响。区分个别患者疼痛的类型是诊断评估过程的关键部分。局部疼痛是由于肿瘤生长引起骨膜拉伸和炎症而引起,被描述为深部“咬噬性”或“酸痛性”疼痛,常发生在夜间,活动后缓解,应用抗炎药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迅速缓解。对此型疼痛患者进行棘突叩诊或触诊可引起叩、压痛。不同于局部疼痛,机械性背痛应用抗炎药和止痛药通常无效,随姿势和活动而变化。此种类型的疼痛归咎于将要形成或已经形成的不稳。肿瘤引起的畸形或受累椎体压缩常导致脊柱不稳,增加了脊柱支撑和稳定结构的张力,这些结构包括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囊。这种张力引起脊柱运动或轴向负荷的特征性疼痛,这种疼痛可在俯卧位或仰卧位诱发,但是侧卧位时通常可缓解。佩戴支具或行手术固定可以稳定脊柱,较好的缓解机械性疼痛。当肿瘤压迫脊柱神经根出口处的神经根时,或者由于压缩性骨折闭塞了神经根管,侵犯神经根时,可发生脊柱转移癌神经根性疼痛,类似于椎间盘突出相关的根性疼痛,常被描述为剧烈、穿透样刺痛。位于颈椎者,如压迫上部颈神经根,可引起枕区疼痛。压迫颈4神经根可引起颈系带样疼痛。压迫下部颈神经可引起臂痛和指痛,咳嗽及用力时疼痛加重。髓外-硬膜内转移瘤可引起刺激或侵犯神经根,引起钝性或神经根性痛。与典型的神经根痛不同,此种疼痛被描述为剧烈的烧灼感。

2.神经功能障碍:脊柱转移癌患者另一个最常见症状是运动功能障碍。60-85%的转移性脊髓硬膜外压迫症(MESCC)患者存在一组或多组肌群肌无力。这种肌无力可能和脊髓病、神经根病有关,可以由肿瘤直接压迫神经结构,或病理性骨折导致骨折块突入椎管或神经根管所致。MESCC患者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自主性功能障碍表现,例如肠、膀胱或性功能异常,除非医生直接问诊,否则这些表现常不被发现。这类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为膀胱功能障碍(通常为尿潴留),这与运动功能障碍程度明显相关。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如不治疗,可发展为完全瘫痪。感觉障碍包括麻痹、感觉过敏,感觉异常通常与运动功能障碍和与皮区相应的疼痛同步发生,脊髓病患者可能存在胸腹部带状分布的感觉异常。胸髓MESCC患者可能描述一种胸部不适感,类似于衬衫或胸衣过紧的感觉,本质上与胸髓横惯性脊髓炎患者描述的感觉不适类似。当脊髓压迫诊断明确时,患者神经功能与其预后密切相关。大多数患者在神经功能障碍发生前即可有疼痛的症状,但由于背痛在普通人群中非常普遍,诊断延误常发生在最初主诉为新发背痛或颈痛的脊柱转移癌患者中。因此,临床医师应对背痛,且有肿瘤倾向的患者保持高度警觉。另外,胸椎与颈椎、腰椎相比,非肿瘤引起的疼痛不常见,因此这个区域出现疼痛应考虑到肿瘤。


病因

病因主要是由于各种肿瘤因素刺激导致的脊柱转移的情况。


检查

X线平片:长期以来作为出现与脊柱相关的新发症状患者的初级评估手段。

SPECT(单光子发射型CT):是核素骨扫描更先进的方式。

核磁共振成像:被认为是评估脊柱转移癌的金标准影像设备,在检测脊柱病变方面,MRI影像较之标志标准X线平片、CT、核素扫描敏感性更高。

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是评估脊柱转移癌的重要工具。

经皮活组织检查:影像技术的进步使得对癌变病灶的检测得到了改善,但是确诊通常还需要自脊柱病灶取材活检。


鉴别

1.成软骨细胞瘤:良性肿瘤,多数学者认为其来源于骨骺软骨,病程较长,平均2年以上。常见部位是长骨骨端中央或偏心生长,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溶骨样破坏,皮质隆起变薄,可有不规则钙化及粗糙纹理,但其边界清楚,大体标本见周边硬化,瘤壁有不规则骨嵴隆起。突出骨外则皮质变薄或仅有纤维包膜。

2.内生软骨瘤:是常见的良性软骨肿瘤,包括孤立性内生软骨瘤和多发性内生软骨瘤两种。有学者认为该病本质是干骺部软骨发育异常,常见部位是手、足小骨,孤立或多发性溶骨性改变,有散在钙化,可发生病理性骨折,但肿瘤不侵袭软组织。

3.骨软骨瘤:是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是边缘型软骨肉瘤的“癌前病变”,发生在长管状骨干骺端,为一生长缓慢无痛性肿块,X线有的如鹿角样,有的如鸟嘴样小突起,有的像山丘样隆突,压痛不明显,当肿瘤在短期内增长快,疼痛加剧,且成人软骨帽盖厚度大于1.0cm,儿童青少年大小3.0cm时应考虑恶性变。

4.软骨瘤:肿瘤内也有散在砂粒样钙化点,但较软骨瘤小且数量亦少,骨皮质完整,无骨膜反应。

并发症

原发肿瘤直接蔓延也可以在脊柱形成转移灶。胸部、腹部或盆部病变可局部侵入脊柱,引起有症状的脊柱转移癌。

肺癌可向后侵入胸椎或向上侵入颈胸连接处。另外,前列腺、膀胱和结直肠癌可浸入腰椎或骶椎,脑脊液中的肿瘤细胞可通过脱落或种植形成脊柱或脊髓转移瘤,这常发生在大脑或小脑转移性或原发性肿瘤术后,类似血源性播散、引起多发性病变。


治疗

脊柱转移癌的治疗往往包括多重疗法和众多的专科医师,如外科医师(神经外科、骨科、肿瘤外科)、肿瘤内科医师、疼痛科医师、介入放射科医师和康复科医师。根治疗法通常是不可能的,因此,治疗的目的在于保留神经功能、缓解疼痛和稳定脊柱。外科治疗能够成功完成这些目标,但是患者在年龄、肿瘤负荷、预期寿命和机体功能状态方面各不相同,极大地影响了治疗方法的选择。

治疗原则

1.积极治疗原发癌:

若原发癌存在,或未经治疗,或治疗后又复发,均需积极治疗原发癌,否则转移瘤的疗效将受到影响,且可出现新的转移灶。原发癌未被发现者,应积极寻找并处理原发癌。

2.综合治疗转移瘤:

(1)化疗:各种不同类型肿瘤有各自敏感的化疗药物。最常见的乳腺癌转移大部分对激素治疗效果良好,某些单一药物如5-氟尿嘧啶、阿霉素、环磷酰胺均有一定疗效,但以联合化疗为佳。脊柱转移癌化疗能缓解或解除疼痛,但效果不能持久。

(2)放疗:不论单发或多发转移灶均可进行局部放疗,抑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

(3)激素治疗:有些癌与内分泌有关,如乳腺癌与前列腺癌和女性与男性激素有关,可用性激素来治疗。

(4)免疫治疗:干扰素对一些癌症有效。若与化疗和放疗联合使用,效果更佳。甚至有的空腔部位可局部注射。

(5)手术治疗:目的是提高有效生存期的生活质量,如缓解症状、稳定脊柱,改善瘫痪,延长生命。

3.对症支持治疗:

不论综合治疗有无效果,在一段时间内存在一些症状,需要对症治疗,如给镇静剂和开胃药,输液输血、补充营养和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改善器官的功能等。

4.外科治疗和患者的选择

药物研发的进步使许多肿瘤的治疗得以改善,并延长了众多患者的生存期。此类患者的治疗决策需要参考最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医师的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并考虑患者意愿,其中后两项内容是关键性的,由于是姑息性治疗,患者意愿尤为重要。实际上,在做治疗决定时,临床医师应主要考虑三个方面:患者因素、脊柱稳定性和神经功能。

在过去20年,外科技术不断发展,在并发症发生率可接受的条件下,前路和后路进行的脊柱稳定术使得减压和肿瘤切除范围得到改善。一些病例可获得长期无病生存,特别是单发肾细胞恶性肿瘤患者,但对大多数患者来说,外科治疗的目的是保留神经功能、缓解疼痛和确保脊柱的机械稳定性。大多数临床医师在考虑脊柱转移癌行手术治疗前,通常预期患者的生存期应超过3个月。

手术治疗

一、手术适应症:

1.原发灶不明的单发转移瘤在冰冻活检的同时施术;2.化疗或放疗后复发或继续加重者;3.已知是抗放射线者;4.有截瘫或脊柱不稳定者。

选择有手术适应症的患者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Tokuhashi等基于原发肿瘤类型、脊柱转移灶数量、脊柱外和内脏转移灶表现、患者一般状况和神经状况制定了一套评分系统。预后指标(低侵袭性肿瘤、脊柱单发病灶、无其它部位转移灶、整体状况良好、无神经功能障碍)越好,外科治疗价值越高。患者评分大于9分时,建议手术切除病灶。患者评分低于5分、预后指标较差时,建议行姑息疗法,即限制性减压和固定。外科技术的进步和治疗方式选择的扩展促使Tomita等基于原发癌的分级、内脏转移灶的表现和骨转移灶的数量制定了一套相似的评分系统。在此系统中,预后指标愈好,评分愈低。2-3分的患者,以长期局部控制为目标大范围或边缘切除。4-5分的患者,表明应中期控制,边缘或病灶内切除。6-7分的患者建议姑息性手术治疗,支持疗法仅适用于评分超过8分者。制定此评分系统的原则是协助外科医师选择那些可受益于手术治疗的患者,并确定手术切除的合理范围。实际上来说,计算Tomit和Tokuhashi系统评分并不会限制治疗方法的选择,特别是像新近发展的SRS这类其它治疗方式。然而,这些预后评分系统的基本原则还是适用的。此外,一旦患者被认为适合于手术治疗,在决定手术入路和固定方式时,要求对转移瘤及其毗邻结构的解剖和组织病理学特征、脊柱生物力学和转移瘤诱发的变化有着全面的了解。

二、手术方式

外科解剖和组织病理学肿瘤分型:脊柱转移癌患者行手术切除和减压的方式主要由受累脊柱节段、肿瘤在脊柱的位置、肿瘤的组织学特性、所需脊柱重建的类型所决定。椎体是脊柱转移癌最常见的受累部分,因此,前路手术能够最有效的切除病灶和进行椎管减压。然而,这种术式增加了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因此,经常应用的经椎弓根后方或后外侧入路成为首选入路。经此入路可完成三柱减压内固定,这一术式在胸腰椎应用越来越多,特别是椎体环状切除和/或多节段切除时。

1.脊柱转移癌继发脊柱不稳的治疗

脊柱转移癌继发脊柱不稳以往无明确定义。有综述显示,对即将发生的或已发生的颈椎或胸腰椎不稳无明确治疗指南。目前其诊断取决于一组临床和影像学参数,而这些均未经过验证。脊柱生物力学研究显示,椎体的支撑超过80%来自脊柱轴向负荷。因此,最常发生转移瘤的部位椎体发生溶解性病变时,对脊柱的负载能力有明显影响。影响的程度取决于病灶的体积、完整椎体的横断面积和总骨矿物密度。随着溶解性病灶体积的不断增大,椎体完整性被破坏,导致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这些骨折产生的骨折块或肿瘤碎块进入椎管或椎间孔,引起神经结构受压,导致疼痛或运动/自主功能障碍。有研究显示,50-60%胸椎和35-45%下胸椎/胸腰椎椎体溶解性病变预示着发生椎体塌陷。高活动度或高压力节段,例如颈胸段和胸腰段,在较小的肿瘤负荷下即可发生骨折。脊柱背侧结构的转移瘤,特别是关节突关节,被认为是造成患者病理性脱位、滑脱、水平性不稳的原因。由于脊柱后方转移瘤的发生率远少于椎体,此类病变并不常见。

了解不稳的表现程度和特征能够协助选择手术方式和确定重建范围。由于损伤机制的不同,对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导致的脊柱不稳行内固定和减压的指征尚不清楚。Cybulski对评估肿瘤导致脊柱不稳的影像学标准建议如下:1.前中柱破坏(椎体高度塌陷>50%);2.2个或以上相邻椎体塌陷;3.肿瘤累及中后柱(后方形成剪切畸形的可能);4.既往行椎板切除术,未发现前中柱病变。这些研究建议,当这些不稳标准中一项存在时,或预期寿命>5-6个月的患者出现神经压迫症状、免疫或营养状态良好、不完全性神经功能障碍、肿瘤对化疗不敏感、肿瘤既往治疗失败时,可行手术建议内固定。

2.脊髓压迫症的治疗

当肿瘤组织或骨折块突入椎管时,则发生转移性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ESCC)。当这种病变引起神经损害时,通常为外科急症。这种情况在5-10%的癌症患者和超过40%其它部位骨转移患者中均会发生。皮质类固醇和X线放疗是主要治疗方法。以往,外科方法的选择局限于椎板减压术,但这种技术不能对椎体前方进行减压,并且使后方结构发生不稳,由此导致脊柱不稳、神经功能恶化和疼痛。因此,对脊髓进行环状减压这一积极的外科技术更为常用。

有综述显示,随着时间的发展,临床结果的改善与越来越积极的外科治疗策略的进步有关。尽管有着相对更高的术后死亡率(平均10%),运动功能改善最好的报道仍来自对前路减压内固定患者(平均75%)的研究。还有研究显示,MESCC的治疗方法选择上,手术辅以XRT优于单纯XRT。尽管此项研究的结果令人印象深刻,但考虑研究的选择标准是很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对放疗高度敏感的肿瘤患者,例如淋巴瘤、骨髓瘤和小细胞肺癌均被排除在两组之外。在这些患者中,单纯XRT适用于MESCC不合并脊柱不稳的患者。另外,单纯XTR还适用于神经功能障碍进展迅速、椎管无明显骨块突入的患者,或预期生存时间

预防

1、食物中污染物质增高:如蔬菜、瓜果中的杀虫剂,食品中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

2、油炸食品:如油条、炸鱼等,在此类食品制作过程中,不仅能降低食品的营养成份,破坏维生素A、B、C等,同时可产生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有害物质。

3、高脂肪膳食:调查表明,脂肪、肉类、食糖摄入量高的,癌症等发病率也高。

4、发霉食品:发霉的花生、瓜子或者玉米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可以诱发肝癌。

5、隔夜蔬菜: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使用后可与胃内的蛋白质分解产物结合成亚硝胺,易导致胃癌和肠癌。


相关疾病

甲状腺癌 截瘫 放疗 疼痛 骨折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