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肿瘤常见的治疗方案

发布时间:2015-05-25 13:21:34

分享

专家建议,面对小儿脑肿瘤的高发,所有儿童都应该在10岁前做好小儿脑肿瘤的预防工作。而已经被确诊的小儿脑肿瘤患者,应该做到积极和及早治疗,目前小儿脑肿瘤常见的治疗方案包括肿瘤切除、放射治疗、放化治疗、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五种,医生会根据患者本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1.手术治疗时应尽可能行肿瘤全切除;保证术后能缓解颅内高压;手术应解除或至少部分解除对重要神经结构的压迫;不能全切除的肿瘤,应尽量多切除以达到充分减压为后期放疗、化疗创造条件;对脑脊液循环梗阻者,要解除梗阻,恢复脑脊液循环通畅。

2.放射治疗放疗适用于恶性程度高或手术不能完全切除及术后复发性肿瘤。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不同,小儿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对放疗敏感,应列为术后常规辅助治疗,其次,各种类型胶质细胞瘤对放疗也有一定效。实质性肿瘤的放疗优于囊性肿瘤,供血丰富的肿瘤对放疗的反应通常良好。对较良性的颅咽管瘤、星形细胞瘤的放疗早年存在争议,但近年来也倾向于术后放疗能延缓肿瘤的复发。对于年龄小于3岁的患儿,应注意放射治疗对发育脑组织的长期副作用,可引起放射性脑坏死、甲状腺功能低下,生长发育迟缓、智商降低等并发症。近年来利用高剂量分割照射(hyperfractionradiotherapy,HFRT)、瘤腔间质内放疗(interstitialirradiation,Ⅱ)和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sterotaticradioneurosurgery)来提高放疗效果减少副作用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3.化学治疗化疗原则上是用于恶性肿瘤术后,与放疗协同进行,复发颅内恶性肿瘤也是化疗的指征,对儿童髓母细胞瘤的脊髓内播散种植化疗可作首选方法。给药途径视药物的特征可选择口服、静脉、动脉灌注等方式。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顺铂、长春新碱、氨甲蝶啶等。近年,对婴幼儿采用术后早期化疗来延迟放疗开始时间而不影响疾病控制效果的研究及大剂量多元联合化疗后辅以自体骨髓移植(highdosechemotherapyandautologousbonemarrowrescue)来减少化疗副作用的研究成为热点。

4.免疫治疗

(1)特异性治疗:即用肿瘤特异抗原、免疫血清或免疫活性细胞来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病力。

(2)非特异治疗:给予卡介苗、短棒状杆菌、干扰素、胸腺素等诱发T细胞的免疫活性。

(3)生物反应饰物(modifier)辅助治疗:如给予自体照射细胞或注入致敏的免疫细胞,如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淋巴因子激活的细胞(LAK)等。

5.基因治疗已部分用于临床,其方法为用各种抗癌因子通过转基因途径,在脑内表达其产物,抑制癌细胞增殖。

对于小儿脑肿瘤的临床治疗,如无其他特殊因素,都应该以肿瘤全切除治疗方案为主,再在术后选择合适的时机对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或放化治疗,以巩固整体的治疗效果。小儿脑肿瘤的预后方面不仅与实际的治疗效果相关,还和肿瘤的部位、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有关,在此就不一概而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