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妇产科、腹部、小器官及外周血管的超声诊断及介入治疗
徐晓红,女,1966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东医学院超声诊断学教研室主任、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科主任和广东医学院学报编委,为广东省 “千百十”人才工程广东医学院院级培养对象。1990年6月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疗专业本科,获学士学位;1993年6月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学影像专业,获硕士学位;1993年6月分配至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科工作至今。1996年11月晋升为医学影像主治医师、讲师,同年12月起聘任;2001年11月晋升为医学影像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005年11月晋升医学影像主任工程师、教授,同年12月起聘任至今。从事影像诊断工作18年,熟练掌握了超声诊断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瞄准学科前沿,开展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在心脏、妇产科、腹部、小器官及外周血管的超声诊断及介入治疗上有较高的造诣,对疑难、罕见病例具有较强的分析诊断能力。近4年来主持了科研课题省级2项、市厅级3项,以第二负责人参与多项省、市厅级研究课题;以第一作者在国家、省级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高质量的科研论著10篇,大部分刊登在本专业的权威期刊上。严格履行教师职责,目前已经培养研究生4人,正在指导研究生4人、协培研究生5人,承担各级影像本、医疗本、研究生的超声诊断学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并负责实习学生及进修生的临床实习、带教、小讲课。 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诊断超声对HEK-293细胞周期的影响》、《诊断超声对HEK-293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触诊对鼻咽癌 N 分期结果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脐带绕颈诊断结果易变性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与 99mTc - MIBI对甲状腺冷结节性质的比较研究》、《同类型青光眼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比较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触诊对鼻咽癌N分期的比较》等论文。承担《 诊断超声对胚胎凋亡蛋白caspase-3的影响》、《 超声诊断对人早孕胚胎细胞转录因子的影响》 、《女孩性早熟子宫、卵巢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超声造影术和螺旋CT对肝肿瘤微循环及血管病理基础的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徐晓红主任工作积极认真,兢兢业业,开拓进取,不断攀登医学高峰,先后荣获广东医附院“十佳青年”等称号,广东医附院“十佳员工”,广东医学院优秀教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何建猷式三八红旗手”等等荣誉称号。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周六 | 周日 | |
---|---|---|---|---|---|---|---|
上午 | |||||||
下午 | |||||||
晚上 |
普通门诊 专家门诊 特需门诊 夜间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