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近视,老花眼
朱思泉,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白内障中心主任、首席临床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在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科、北京同仁医院白内障中心担任眼科副主任、副教授、主任、教授,现任北京同仁医院白内障中心主任、眼科中心经营主任、眼科中心临床部主任助理。 从事白内障及眼科其他临床与科研工作以及医用人工材料学研究20余年,完成白内障手术10万余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白内障、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脱位、白内障手术失败病例等复杂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方面具有深入的研究,独创了辅助钩,改良了双板层角膜切口,拉网式皮质抽吸术,定向对冲挤压快速碎核法,高真空低能量囊上快速劈核法等系列超声乳化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为患者带来了良好的视觉质量,先后在全国100余家三级甲等医院会诊和指导。主持完成了广东省科委、卫生厅、市科委等各级基金资助课题4项,参与了卫生部等课题的研究2项。 从事白内障的临床、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1996年开始在美国著名超声乳化专家DIK S CHEUNG和我国首位眼科学院士李绍珍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系列研究,独创了双板层透明角膜切口,定向对冲挤压碎核法,拉网式皮质吸除,辅助钩后囊抛光等技术,使常规白内障的手术时间缩短到3-5分钟,角膜水肿及后囊破裂等并发症大大减少。 先后应邀到美国和香港等进行大会演讲,到全国50多家“三甲”医院进行会诊和手术表演;1998年11月受色达藏区政协的邀请为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院长晋美彭措施行了超声乳化手术,开创了在海拔4000多米的藏区高原进行超声乳化手术的先例,广州卫生报和中山医科大学校报给予报道;独创的高真空低能量囊上快速劈核法作为新技术在中国医学论坛报报道;1999年3月在我国首次成功的施行了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解决了患者看远看近都不需要带眼镜的问题,在羊城晚报和新快报等报道;2001年11月施行了108岁老人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开创了高龄老人超声乳化的先河,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四川电视台等进行报道;2002年1月为一位白血病患者成功的施行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在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 对复杂情况下(如小瞳孔、青光眼、虹膜炎、眼外伤、驼背、晶体脱位等)的白内障手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国内还率先进行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粘连房角分离术预防青光眼发作的研究,300多只眼手术后无1眼再发作青光眼。对伴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红斑狼疮、肾移植等全身性疾病患者施行手术3000余例,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至今已成功的施行了各类白内障手术5万余例。最近在国内率先开展微创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研究,对先天白内障的遗传、生化及蛋白质组学进行系统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的资助,还是国家十一五重大项目课题高效微创白内障治疗系统的项目负责人,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专著屈光与白内障手术学,发表论文60余篇,sci10余篇,多次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主讲白内障及相关疾病的专题讲座。 200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人不同民族先天性白内障致病基因定位》,2006年获得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高效智能化微创白内障治疗系统研制》。已发表论文60余篇,先后在美国白内障会议、世界华人眼科大会、OSN亚洲白内障会议、全国眼科会议和亚洲白内障会议等进行大会演讲。担任国家级北京市继续教育项目“白内障手术进展”和“眼科医疗仪器规范化应用”的负责人。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周六 | 周日 | |
---|---|---|---|---|---|---|---|
上午 | |||||||
下午 | |||||||
晚上 |
普通门诊 专家门诊 特需门诊 夜间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