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红
任红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0 0 100%
身体不舒服,电话咨询医生>>
医生简介
擅长

乙肝发病机理的研究及临床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预防

简介

任红,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重庆医科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传染病学学科带头人、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所长、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肝脏病杂志》总编辑。 1983年7月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1988年获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1993-1994年在英国伦敦大学皇家费里医学院作访问学者,199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UCLA)作高级访问学者。从1988年起坚持以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与治疗为研究方向,努力探索乙型肝炎免疫耐受的分子基础,寻找打破免疫耐的有效途径,力图阐明病毒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的分子免疫机理,为防止肝细胞坏死寻找新的有效途径。在国内首先开展免疫调节因子的研究;率先发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a”决定簇发生变异是导致免疫耐受、乙型肝炎慢性化的重要原因;在国内较早开展乙型病毒性肝炎及相关肝癌的免疫治疗研究,寻求和研制治疗型多肽疫苗和DNA疫苗,探索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癌的新途径。近年来先后主持了国家及省部项目1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基金及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2008年作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临床转归及机制的研究》课题负责人,申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项目(参加单位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7家大学和研究机构),已获批准立项,课题总经费4000万元。近5年已在《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Vaccine》、《Cancer immunology immunotherapy》、《Gene Therapy》、《Hepatology》等本领域SCI收录国际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传染病学》(全国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第七轮规划教材)、《肝脏免疫学》(科学出版社,待出版),副主编《现代肝脏病学》,参编《人类病毒性疾病》、《传染病学》、《现代医学免疫学》、《分子病毒学》等学术专著和教材共8部。长期科研工作成绩斐然,主研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培养、指导硕士生8名,博士生17名,博士后2名。系国家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入选者,首批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重庆市首届学术技术带头人。先后荣获“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留学人员先进个人”,“首届重庆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教学课题 1)运用循证医学理论建立传染病学教学的新模式重庆医科大学校级课题(编号20080226)2008-2010 2/6 2)传染病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重庆医科大学校级课题(编号20080301)2008-2010 2/7 教学表彰 1)2003-2004年度校级教学管理优秀奖; 2)2007年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精品课程-传染病学课程负责人; 3)2007年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 4) 2008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负责人。主编及参编教材 1、全国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第七轮规划教材《传染病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传染病学》(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供研究生用)《分子病毒学》(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34-365 4、《现代肝脏病学》(副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67-113 5、《人类病毒性疾病》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4-122 6、《现代免疫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1152-1167 7、《张定凤医学文集》(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近五年的学术研究课题 1)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转归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国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计划 2008ZX10002-006 负责人 2) 应用高通量质谱蛋白质复合体分析方法鉴定与乙肝病毒X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分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923/C150703) 2008.01-2010.12 负责人 3) 第二届中国--印度尼西亚肝病峰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10303022/ C150703) 2008.05-2008.10 负责人 4) NK-DC Cross-talk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过程中的作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671869)2007-2008 负责人 5) 趋化因子Fractalking与白介素18联合诱导抗肝癌免疫机制研究 20040631012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科研基金 2005-2007 负责人近五年的学术论文 1) Decreased Dicer expression elicits DNA damage and up-regulation of MICA and MICB.J Cell Biol. 2008 Jul 28;182(2):233-9. Tang KF, Ren H, Cao J, Zeng GL, Xie J, Chen M, Wang L, He CX. 2) Characteristics of Circulating T Cell Receptor γδ T Cells from Individuals Chronically Infected with Hepatitis B Virus (HBV): An Association between Vδ2 Subtype and Chronic HBV Infection. J Infect Dis. 2008 198(1):1643-1650. Chen M, Zhang DZ, Zhen WQ, Shi QF, Liu Y, Ling N, Peng ML, Hu P, Hu HD, Ren H. 3) Interferon beta-1a Hepatitis C Study Group.Randomized trial of interferon beta-1a with or without ribavirin in Asia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Hepatology, 2007 Aug;46(2):315-23. Chan HL, Ren H, Chow WC, Wee T. 4) Gene therapy with CX3CL1/Fractalkine induces antitumor immunity to regress effectively mous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Gene Ther, 2007 Aug;14(16):1226-34. Tang L, Hu HD, Hu P, Lan YH, Peng ML, Chen M, Ren H. 5) A Quasi species of the pre-S/S gene and mutations of enhancer II/core promoter/pre-C in mothers and their children infected with hepatitis B virus via mother-to-infant transmission.J Infect Dis , 2006, 193(1):88-97. Xu HM, Peng ML, Qing YL, Ling N, Lan YH, Liang ZW, Cai DC, Li YG, Ren H. 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 丙肝病毒及肿瘤坏死因子在肝细胞坏死中机理--肝炎肝细胞坏死机理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 排名第2 2) 乙型肝炎基因免疫和基因治疗研究 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年 排名第2 3) 反义技术抗乙肝病毒作用研究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年 排名第2 4)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2年) 5) 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内科学)(2002年) 6) 2008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负责人(2008年)

门诊信息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上午
下午
晚上

普通门诊 专家门诊 特需门诊 夜间门诊

温馨提示

确定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