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22日开始,广东省广州、深圳、茂名、佛山先后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截至6月2日24时,此轮本土散发疫情中,广东全省累计报告62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56例。一省多地出现散发病例,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根据临床观察,广州本土病例主要有4个特点
1.感染者普遍病毒载量高;
2.病毒的传播能力很强;
3.患者的病情进展迅速,潜伏期非常短;
4.核酸转阴时间长,目前这些本土病例中,只有1例核酸转阴。
广州4人打了疫苗仍感染,咋回事?
在近日发现的广州本土感染病例中,有4例患者注射了第1针新冠疫苗,还没来得及打第二针,就被感染了。
这是怎么回事,是疫苗不管用了吗?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院长雷春亮认为,接种疫苗依然有用。
这次病例中,只要是接种了疫苗,哪怕没有完成两针次的接种,基本病情都不重,临床反馈的结果显示,疫苗预防重症的效果很突出。
所以还是那句话,能接种就赶紧趁早打了,不要犹豫、不要怀疑!不要等到“高攀不上”再后悔不已~
第二针疫苗超过8周打,第一针会不会白费?
因疫情形势严峻,为减少聚集,广州从5月31日起暂缓个人预约、暂停新冠疫苗社会接种,先有序安排重点行业、重点群体的团体预约和集体接种。
然而,这让很多打了第一针的人慌了,害怕自己到第二针的接种时间却打不上,害怕第一针因此失效。
其实不用担心!
根据国家推荐接种时间,新冠疫苗第二针是在打了第一针后3周至8周以内完成。
但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接种新冠疫苗后,人的免疫细胞会形成“免疫记忆”,这种免疫记忆可以持续几个月。
如果没有来得及完成第二针,尽快接种即可,不会浪费第一针。
三针新冠疫苗和双针如何分清?打哪种好?
我国现在一共五款新冠疫苗,分三大类:灭活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两针是灭活,三针是重组,原理不一样,另外还有个一针的。
1.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需要打两针,技术成熟,储运较容易,但生产环境要求高,产能易受损。
灭活疫苗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杀灭,通过一系列纯化技术制备的疫苗。其主要特点是疫苗的组成与天然病毒的结构相似,免疫反应也比较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该疫苗相对稳定,可以在2-8摄氏度的环境中保存两到三年,并且运输方便。采取两次注射用于免疫。
2.重组蛋白疫苗(CHO)
重组蛋白疫苗需要打三针,生产不需要完整病毒,安全可靠,易于大规模生产,成本低。
三针新冠疫苗是智飞龙科马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该疫苗使用DNA重组技术。接种疫苗后,大多数受试者没有不良反应,极少数受试者仅有轻度或中度轻度不良反应,主要是接种部位的疼痛,红晕或硬结等。不良反应基本上可以在1到3天内治愈。
3.腺病毒载体疫苗
腺病毒载体疫苗只需要打一针,免疫原性接近天然,产量高成本低。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有什么不同?
但无论是哪种疫苗,它们的效果和适用人群都是一样的,并且在上市之前,都是经过药监部门审查批准的,其安全性、有效性都是有一定数据做支撑的,可以放心接种。
病毒变异后,原来打的疫苗都白打了?
不白打,会建立基础免疫。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会为接种者建立新冠病毒的基础免疫力,就算有一天病毒变异出疫苗现有的控制范围,之前的针也并不白打。
现有变异株只能部分降低疫苗的保护效率,保护效率下降一般是针对轻症病例,疫苗对重症病例的保护效率还是比较高的。